近日,某地区医保信息系统突发故障,致使医保结算一度陷入停滞。当地医保局迅速响应,应急备份系统约15分钟后接管业务,本地参保人门急诊结算业务逐步恢复,但这一事件仍为医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敲响了警钟。
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(ZDNS)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专家指出,医保业务涉及众多医疗机构、药店及参保人员,网络结构复杂。传统的IP地址管理方式在面对系统扩展或网络结构调整时,操作繁琐且易出错。而通过对医保管理端和医院业务端的域名化改造,使用DNS进行地址解析,只需在DNS服务器上修改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,就能轻松应对网络变化,提升医保结算系统的灵活性、安全性与可扩展性。
高可用架构保障结算服务持续在线
医保结算业务具有极强的实时性与不可中断性,任何服务停顿都可能影响患者就医体验。ZDNS域名服务系统采用分布式集群架构与多节点冗余设计,通过主备自动切换、故障快速感知等机制,确保服务零单点故障风险。其内置的智能健康检查模块能实时监测后端结算服务器状态,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调整解析策略,将请求导向健康节点。一旦出现紧急突发状况,如机房供电故障、安全攻击等,ZDNS域名服务系统的毫秒级故障切换能力,可在备用系统接管前维持基本解析服务,大幅缩短业务中断窗口,让参保群众在突发状况下仍能顺畅完成医保结算。
智能负载调度提升系统运行效率
医保结算存在显著的潮汐式流量特征,工作日早高峰门诊结算请求集中爆发,对系统承载能力构成考验。ZDNS支持分布式架构,通过设置多个域名服务器,可实现负载均衡与冗余备份。在医保结算高峰期,大量结算请求并发,DNS 可将请求合理分配到不同服务器上,避免单个服务器因负载过高而出现性能瓶颈甚至瘫痪。当某一域名服务器出现故障时,其他备用服务器也能迅速接替工作,确保医保结算业务不受影响。
纵深安全防护守护数据隐私安全
医保结算涉及海量参保人员个人信息、医疗费用明细等敏感数据,安全防护容不得半点疏漏。ZDNS域名服务系统集成DNSSEC(域名系统安全扩展)技术,通过数字签名与验证机制,从根源上防范域名劫持、缓存污染等恶意攻击,确保结算请求指向真实可信的服务器。针对新型网络威胁,其内置的异常行为检测引擎能实时识别 DDoS 攻击、域名碰撞等风险,通过流量清洗与访问控制策略主动拦截威胁流量。此外,ZDNS提供的审计日志功能可完整记录所有解析操作,满足医保行业合规审计要求,为数据安全追溯提供可靠依据。
医保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,是数字化民生服务建设的关键一环,域名系统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,直接关系到医保结算的稳定性、安全性与效率。凭借专业技术架构与本地化服务优势,ZDNS为医保信息系统筑牢网络基石,已支持各级医保局及多家医院的医保信息系统DNS域名系统构建,让每一次医保结算都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智能,为亿万参保群众的健康权益保驾护航。
延伸阅读
为什么医疗机构
要采用专业DHCP设备提供服务?
近年来,国家针对医疗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对医院网络服务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与管理要求,这些要求直接指向自建DHCP的局限性,凸显专业DHCP的必要性。
根据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》(GB/T 22239-2019)及医疗行业等保细则,医院信息系统(尤其是涉及患者隐私数据的系统)需至少达到等保二级(二级以上医院普遍要求三级)标准。其中,针对网络服务的关键要求包括:
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:DHCP服务必须严格限制授权范围,防止未授权设备通过伪造请求获取IP地址(如恶意终端仿冒合法设备IP接入内网,可能导致EMR系统数据泄露或PACS影像传输中断)。自建DHCP虽支持基础的用户/组权限配置,但其依赖自建DHCP域控环境,若医院域控策略管理不完善(如弱密码、未定期更新),易被攻击者通过域漏洞横向渗透至DHCP服务器,进而篡改IP分配规则。
专业DHCP服务支持精细化IP-MAC绑定策略:(如为关键设备分配固定IP、为物联网设备划分独立VLAN并动态分配隔离网段),既满足“设备身份可识别”的合规要求,又能避免IP冲突导致的医疗业务风险。
同时,专业DHCP可提供原生高可用架构(如双机热备、分布式部署),支持秒级故障切换(切换时间<30秒),部分厂商还提供“云-边协同”的混合部署模式(本地DHCP服务器与云端备份节点联动),确保即使本地网络完全瘫痪,关键设备仍可通过预分配的应急IP维持基础通信,完美契合医疗行业对“零中断”的严苛要求。
专业DHCP是支撑智慧医疗与业务连续性的技术刚需。随着医院向“智慧化”“物联网化”转型,网络环境呈现“设备类型多元化、连接规模爆发式增长、业务连续性要求极致化”的特征,自建DHCP在扩展性、可靠性及管理效率上的短板日益凸显,而专业DHCP服务则通过针对性设计成为行业主流选择。